
扫扫,关注微信
一、市场回顾
本周上证指数涨0.72%,创业板指数涨1.69%,沪深300指数涨1.20%,中证500指数涨1.09%。根据中信二级行业分类,本周涨幅靠前的板块是汽车零部件、橡胶制品、全国性股份制银行、其他电子零组件及化学纤维,上涨幅度分别为5.74%、5.31%、4.77%、4.63%、4.07%;本周跌幅靠前的板块是资产管理、煤炭开采洗选、航运港口、教育、兵器兵装,下跌幅度分别为8.45%、5.94%、5.45%、4.31%、4.11%。
二、经济数据
1、进出口数据
以美元计价,2024年6月出口金额同比 8.60%,高于万得一致预期 7.44%,前值为7.60%(2024年5月同比);6月进口金额同比-2.30%,低于万得一致预期4.22%,前值为 1.80%。
出口方面分量价来看,6月主要出口商品受价格一定程度拖累。南华综合指数与出口价格指数(HS2)相关性较强,2024 年 6 月南华综合指数由涨转跌,终止连续 3个月上涨势头。PMI 新出口订单与出口数量同比指数(HS2)相关性较强,6 月 PMI新订单为 48.30 较上月持平。
6 月出口再次高于一致预期,但量价增速均有所回落。分商品看,劳密产品出口终止连续高增,塑料制品、箱包、纺织品、服装出口增速分别下降 1.35pct、3.19pct、1.30pct、1.42pct 至 7.21%、-3.20%、5.89%、-1.81%,机电产品中,通用机械设备和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分别增加 9.84pct 和 3.38pct 至 17.26%、9.77%,消费电子中手机、家用电器分别下降 6.21pct、0.37pct 至 1.92%、17.94%。汽车和船舶则分别下降 4.04pct、3.35pct 至 12.59%、53.78%。机电产品整体表现尚属强劲,但如前部分所述,汽车、船舶后续均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,尤其汽车 6 月出口环比下降 17.16%,1-6 月累计同比增速由 1-4 月的 21.2%、1-5 月的 20.1%进一步收窄至18.9%。
6月进口再次不及市场预期,量价均有所拖累,内需仍待提振。分商品看,农产品、肉类、干鲜瓜果进口增速均有回落,粮食、大豆则增速回升但同比仍负增,后续若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对等制裁,预计农产品进口增速将进一步下降。大宗商品中,铁矿砂、铜矿砂、煤及褐煤、原油增速回升,成品油则大幅下降 20.67pct 至-16.68%,6 月国际油价先抑后扬,进口回落主要受到数量拖累。机电产品进口下降 9.32pct至-0.22%,机床、飞机进口增速增长,二极管、集成电路、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增速均回落。
2、金融数据
社会融资规模:6 月新增社融 32982 亿元,同比少增 9283 亿元。截至 6 月末,社融存量同比增长 8.1%,增速较 5 月末下降 0.3 个百分点。从结构上看,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少增是社融同比少增的主要原因,6 月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新增 21960 亿元,同比少增 10453 亿元;6 月政府债净融资 8487 亿元,同比多增3116 亿元;企业债净融资 2128 亿元,同比少增 121 亿元;委托、信托贷款合计新增 747 亿元,同比多增 957 亿元;未贴现承兑汇票减少 2047 亿元,同比多减1356 亿元。
人民币贷款规模:6月,金融机构口径人民币贷款新增 21300亿元,同比少增 9200 亿元。截至 6 月末,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8.8%,增速较 5月下降 0.5 个百分点。从结构上看,居民短贷新增 2471 亿元,同比少增 2443 亿元;居民中长贷新增 3202 亿元,同比少增 1428 亿元;企业短贷新增 6700 亿元,同比少增 749 亿元;企业中长贷新增 9700 亿元,同比少增 6233 亿元;票据融资减少 393 亿元,同比少减 428 亿元;非银金融机构贷款减少 1417 亿元,同比少减 545 亿元。
存款规模:6 月,人民币存款增加 24600 亿元,同比少增 12500 亿元。从结构上看,居民存款增加21400亿元,同比少增5336亿元;企业存款增加10000亿元,同比少增 10601亿元;财政存款减少 8193亿元,同比少减 2303亿元;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减少 1800 亿元,同比少减 1520 亿元。
货币供应:6 月末 M2 同比增长 6.2%,增速较 5 月末下降 0.8 个百分点;M1 同比下降 5.0%,降幅较 5 月末扩大 0.8 个百分点, M2-M1 增速差 11.2%,与5月末持平。
观点:6 月,M2同比继续下探,M1同比则进一步下行至-5.0%, 居民和企业端可能都出现了“提前还贷”现象, 政府债发行 环比放缓但同比依然明显多增,6 月或是年内金融数据底 。预计短期交易力量主导下10年国债 Q3 宽幅震荡,波动区间或在前低 2.22%至前高 2.35% ,在配置力量主导下,预计10 年国债Q4仍有恢复下行趋势的可能。
三、未来展望
两市周五成交金额6900亿元,处于近三年日均成交量中位数区域下方。新国九条发布,推动市场走向成熟,提振市场长期信心。证监会加大对财务造假的执法整治,提高违法违规成本。另二十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,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。如有更多利好政策公布,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望改善,前期超跌的板块和个股有望出现补涨。行业配置上,可关注低估值的高弹性板块,例如消费(包括可选消费、必需消费)和信息技术(包括硬件和软件)等。市场风格上,历次三中全会前后,小盘成长股小幅跑赢大盘价值股,预计本次全会后成长风格或将继续占优。
根据《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》之规定,请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:
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,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 万元,且个人金融类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。
管理人等相关机构和人员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基金未来实际表现,证券投资有风险,投资须谨慎!
我已阅读并接受此认定书 进入网站